2010年12月30日 星期四

您的飲食是具有多樣、均衡及適量的嗎?

     人們說沒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佳的飲食習慣。這句話的意思是這樣的:如果我們攝取各種食物-大部分是健康的-並且沒有過量時,我們都會變得更健康。但是即便所有人都了解多樣、均衡和適量的飲食觀念,但是要付諸行動時,卻不是那麼容易。

     我們渴望各種的變化。人類演進的環境當中會碰到各種植物性食物。大自然讓我們有攝取這些食物的動機,來滿足營養上的需求。我們現在也同樣有這些動機-就是只要能從各種可食性植物當中做出選擇,就能夠因此而獲得好處,只不過我們卻沒有這麼做。現在人所面臨到的問題是有太多的飲食選擇-並非所有的選擇都會對健康是有益處的-研究更顯示當選擇越多時,我們就會吃的越多

     什麼是均衡?是您可以用健康的食物來「平衡」不健康的食物呢?葡萄柚的正面營養價值是可以抵銷奶油泡芙對健康的負面影響嗎?這種「相互抵銷」的概念只適合於紙上談兵。您可以計劃以速食漢堡和薯條來當做午餐,搭配健康的早餐和晚餐。如果您去計算這樣類型的三餐中所含的營養成分和熱量時,帳面上的數字看起來是不會很差的。謹慎的選擇早餐和晚餐的內容,您或許可以控制一整天所攝取的熱量和脂肪量,甚至也能滿足許多營養方面的需求。

     但是誰會真的以這樣的方式吃東西呢?我敢說大部分在午餐選擇吃速食的人,晚餐也都是大同小異。同樣地,我也不認為會選擇鄉村乳酪和水果來當早餐的人,會在午餐時直奔速食店的。

     適度的飲食通常意味著飲食不過量,更重要的是不要攝取過多不營養的食物,像是脂肪、甜點和酒精。有些人非常懂得節制-他們可以把一袋餅乾放在櫥櫃裡,而不會擔心自己會失控。但是對其他人而言,克制自己一次只吃一片餅乾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務-他們可能永遠都學不會如何做到飲食適度。所以對於這些人而言,從一開始就避免誘惑,不要把餅乾帶回家就是最好的作法

     到底有沒有不好的食物,或是只有不好的飲食習慣呢?其實這兩者是都存在的。我有自己認為「不健康」的食物清單,我想每個人都可能有類似這樣的清單。我們是否會選擇吃這些食物,或者吃這些食物的頻率多寡,就視個人選擇而定了。不過當您選擇了過多這些不好的食物時,就等於已經建立了不良的飲食習慣。

     最後,我們應該竭盡所能地攝取健康的食物。應該要從各類的健康食物中做出多樣化的選擇。我們不應該只想著要如何利用「好」的食物去抵銷「壞」的食物,而是要如何幫助身體攝取到所需的營養,如優質的蛋白質、健康的脂肪,以及「好」的碳水化合物,例如新鮮水果、蔬菜及全穀類-滿足您的營養需求。

     這不是說我們不能夠偶爾放縱自己的食慾,但是最困難的是要做到節制。因此,當誘惑無所不在時,只攝取自己需要的食物數量的確是對意志力的一個大挑戰。


作者:Susan Bowerman, M.S., R.D., C.S.S.D.

派對禮服穿不下了嗎?5 個快速又安全的體重管理小秘訣

     一般來說,大部分的人不會在年節假期注意自己的體重-因為體重通常只會步步高升而已。但是事實會讓您感到意外,經常會有人在12 月中焦急地求救,因為他們想要在這一至兩個星期當中達成體重管理的目標,以便迎接盛大的跨年夜舞會活動。當然,不見得在歲末年終時才會有這樣的需求。不論是面對即將到來的婚禮、遊輪假期或是畢業典禮,大家都會提出的問題就是:我要如何才能在一至兩個星期當中成功的進行體重管理呢?

     首先,這個問題是沒有絕對的答案,因為主要的因素是看一個人開始進行體重管理時的體重是多少而做決定。體重越重時,他/她就會需要更多的熱量才能維持體重。所以比較重的人可以減低較多的熱量攝取,通常在兩週內所得到的體重管理成果通常也會大於那些體重原本就比較輕的人。

     其實這一切都和熱量有關,除了攝取較少的熱量外,您也必須要在進行體重管理期間消耗更多的熱量,才能夠看到理想的結果。消耗和攝取之間的差距越大,體重管理的速度也就會越快。1 公斤的脂肪相當於7700 大卡的儲存能量,所以如果每週7 天分別消耗500 大卡的熱量,那麼大概就可以減輕約半公斤的脂肪。您可以每天少攝取500 大卡的熱量,或是靠運動多消耗500 大卡的熱量來達到這個目標。

1. 您需要減少攝取熱量和運動。如果只注重減少熱量攝取時,可能會減過頭,讓您沒有體力做運動;當熱量的攝取受到限制,滿足身體對營養素的需求也將會變得比較困難。

2. 只仰賴運動進行體重管理並不容易。您需要做很多種運動-例如連續游泳1 小時不間斷-這樣才能燃燒約500 大卡的熱量。

3. 您應該著重於攝取低熱量,但高營養的食物,像是蔬菜、水果和優質蛋白質,例如魚類、甲殼類海鮮、雞胸肉、蛋白、脫脂乳製品(優格、鄉村乳酪、牛奶)和優質蛋白粉等。

4. 每餐務必都要攝取蛋白質的來源,可以幫助在兩餐之間維持飽足感。

5. 一至兩個星期減少穀類攝取是沒有關係的-您需要從蔬菜和水果當中攝取足夠的碳水化合物來補充運動所需的能量。不過兩個星期之後,建議在飲食當中多加一到兩份的健康全穀類食品。

     謹慎計算熱量的攝取是體重管理成功的關鍵因素。建議每日一餐使用代餐來作為成功起步的工具,例如可以使用特定食譜所調配的營養蛋白奶昔,然後再搭配兩餐健康的餐食,並選擇蔬菜或水果做為點心。這樣一來,您就能夠精準地計算攝取的熱量,讓您更能看見體重管理的成果。

作者:Susan Bowerman, M.S., R.D., C.S.S.D.

2010年12月16日 星期四

老年人走路健身八法

据《家庭保健報》報導一项研究報告指出,老年人經常走路可以预防智力衰退和老年痴呆症,每天至少走路2小時可以降低老年痴呆症的發生逹6至8年時間。怎樣走路才是最有效的呢?“走路健身八法”不失為一種不错的選擇。
大步走:通常走一小時,和用大步走、走20分鐘的效果没法比!因為大步走,全身的肌肉参與運動量非常大,另外,在肌肉用力的情况下,血液循環的量也可以加大。所以真正要想鍊好走步,首先必须大步走。给大家的建議是:男性回家走100米,用不超過100步走完,而女性100米最好用不超過110步走完,這樣走的距離通常要比我們每一步大了10厘米到20厘米。
十點十分走:水平抬臂這個位置叫九點一刻,再向上斜舉臂,這個位置叫“十點十分走”把胸挺起來,頭昂起来,每天堅持200步,我們很多人的頸椎會得到有效鍛鍊。
高抬腿走:很多老年人從來不鍊抬腿,抬腿能力就越來越差。老年人骼腰肌的力量非常的重要,高抬腿走可以鍛鍊它。大腿屈膝高抬,每天堅持高抬腿走100步,你會發现走台階都不怕了,抬腿而過。
行走中呼吸鍛鍊:有兩種方法:一是每走一步的自由呼吸;第二種方法,就是行走過程當中踩着1、2、3、4的節律,可以有效提高我們肺部功能。1、2、3慢吸、深吸,第4步快呼,循環往復,可使氧氣和我們肺泡之間的红血球及二氧化碳交换的機率增大,促使你全身充氧。
一定要扭一扭:老年人走路的時候没事扭一扭,過去老話裡叫“摇頭擺尾扭一扭”。老年人的腰頸關節的靈活度差,每天走一走、扭一扭,扭就是良性的內臟按摩,對於防治大小便不暢等效果非常好。
認真走:很多老年人走路的時候都有問题,就是脚腕萎缩造成的難以直行。大家還没有意識到老人神經系统下降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希望大家認真地走。每走一步,腦子一定要想着脚,要十個脚指頭走路。這樣,大腦會控制脚指頭每一個動作,這時候神經反復鍛鍊的收穫是什麼呢?可以提高神經系统的調控能力,有效弱化小腦萎缩的發生。彈着走:脚朝前,每走一步十趾都用力,特别是大脚指頭用力,把人彈起来。“彈”着走有好幾種收穫,第一是脚指頭鍛鍊,其次對於脚弓的鍛鍊、脚腕的鍛鍊,抑制拇外翻和減肥效果非常好。
倒着走:倒着走要有参照物,注意安全。上身挺直,腿自然下落,前脚掌着地再過渡到全脚,手臂自然擺動,保持整體平衡。小心地先用脚指頭着地,重心在前面,稍微踩空了,也不會摔跟頭。這樣走可以强化腰腿肌肉,增强平衡,比正行耗氧多。

以上轉自網路文章

天冷手冰冰

『手腳冰冷』中西醫如何防治?!

先看重點:
抗手腳冰冷食補經驗方:
 1.人參枸杞湯
人參、枸杞各5錢,加入1500cc的水,用大火煮滾後,再用小火煮15-20分鐘,即可飲用。

2.人參核桃飲
人參兩錢、核桃四錢,加水蓋過,用大火煮開後,再用小火煮10-20分鐘,睡前溫飲,可光喝湯汁,但最好將熬煮的渣一併服用。

3.紅棗龍眼飲
紅棗、龍眼各一兩,加水1000cc熬煮即可飲用,特別適合貧血、經常容易感到頭暈的病人(因低血壓造成)。






最近門診有很多人因手腳冰冷前來求診,今將有關手腳冰冷的一些臨床經驗與大家分享:

根 據中醫的說法,手腳冰冷的人多半是屬於虛寒體質,因氣血循環不好,新陳代謝率差,造成末梢神經循環不好。手腳冰冷的時候就算穿了再多的衣服也幫助不大, 那是因為寒氣是由體內散發出來的,所以必須要袪除體內的寒氣才能真正的擺脫手腳冰冷;而想要袪除寒氣就必須從改善體質作起。

一、 手腳冰冷的主因

1.從西醫的觀點:
手腳冰冷和心臟血管有很大的關係,因為血液是由心臟發出,攜帶氧氣到全身各部位,氧經過燃燒後,才能產生熱能,手腳才會溫暖。一旦心血管系統的功能出現障礙,就會影響血液運行輸送,造成手腳冰冷的情形。

其主要原因:
1. 心臟衰弱,無法使血液供應到身體末梢部位。
2. 體內血液量不夠,血紅素和紅血球偏低。
3. 血管中有阻塞,或發燒、感冒等都會影響大腦中樞神經,導致手腳冰冷
4. 交感神經功能出了問題,使肌肉遇冷無法緊縮,產生熱能以耐寒。
2.從中醫的觀點:
手腳容易冰冷、麻木,多是屬於氣血不足的毛病,因為氣血虛所造成的血液運行不暢、血液量不足就會造成手腳冰冷,低血壓,手腳麻木的現象。

二、哪些人最容易出現手腳冰冷的情形

1.體型太瘦小的女生
體 型較瘦、虛寒體質的女生最容易出現手腳冰冷的情形,因為這類型的人末梢血液循環較差,容易使體溫調節的機制紊亂,而手腳冰冷正是自律神經功能調節不順 暢,血管變細所引起。而且腳趾、膝蓋、肩膀和手指等部位,屬於運動較多的關節區,因為脂肪、血管皆相對較少,熱度容易散失。

2.血糖太低或低血壓時
食物是身體很重要的熱量來源,如果妳減肥過度、餓過了頭,讓血糖太低時,都會有手腳冰冷的現象。而低血壓時,血液循環也會不佳,疲勞、身體衰弱時,血壓容易降低,就會手腳冰冷。

3.壓力過大時
因為工作緊繃的壓力或時間逼迫的壓力,都會讓手腳發冷發抖,只要過了這個緊張時期,就會慢慢恢復溫暖。

4.衣物不夠保暖
如果手腳冰冷,表示體溫的平均調配有問題,如果已經多穿了好幾件衣服,但手腳仍未恢復溫暖,就該注意啦!因為許多人體表的溫覺神經接受體的「涼點」,因為太過遲鈍而不能感受到冷。

5.天氣冷或長時間待在冷氣房
都會讓血流量減少、血行速度減緩讓手腳冰冷。

三、 拒絕手腳冰冷須要全方位治療
要解除冬天手腳冰冷,必須從日常生活各方面來著手,快快開始運動、食療、 吃藥膳、泡溫泉、按摩…,今年冬天妳就可以四肢溫暖、面色紅潤地渡過囉!

1.勤運動、勤甩手
冬 天的早上固然容易賴床,但如果下定決心要擺脫手腳冰冷,建議妳不妨一早起來做做運動,健走是最佳選擇。用比走路快、比跑步慢的速度,大步往前走,雙手順 便甩一甩,走上30分鐘,促進氣血運行,全身就會暖呼呼,因為一早就讓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加速,所以整天都會充滿活力,不容易發冷。妳也可以試試簡單的爬 樓梯、原地跳躍,動個20分鐘,達到稍微流汗的程度,都有助於強化體溫調節能力。工作40分鐘後,最好站起來走一走、踏踏步,工作中也不時地動動手指、腳 趾頭,皆可幫助血液循環。

2.多補充維他命E
維他命E可擴張末梢血管,對於末梢血液循環暢通很有幫助,但維他命E的效果較緩慢,須持續3個月才可見效,而且每天必須服用210-250IU才足夠。

3.多吃含菸鹼酸的食物
菸鹼酸對於穩定神經系統和循環系統很有幫助,也可改善神經緊張、緊張性腹瀉、皮膚炎,更可擴張末梢血管,改善手腳冰冷,如果大量服用,還會臉部通紅、發燙呢!

(1)菸鹼酸在哪些食物含量較豐富:
菸鹼酸在動物肝臟、蛋、牛奶、起士、糙米、全麥製品、芝麻、香菇、花生、綠豆、咖啡中,含量都很豐富。
(2)維他命B群可幫助合成菸鹼酸
維生素 B1、B2、B6能幫助菸鹼酸的合成,想促進末梢血管擴張,每天可補充
30-60mg的維他命B群。

4.多吃堅果.胡蘿蔔
可 藉由日常食補法,讓身體暖一暖,如堅果類的核桃仁、芝麻、松子等;蔬菜類的韭菜、胡蘿蔔、甘藍菜、菠菜等;水果類的杏、桃、木瓜等,都是飲食最佳選擇, 其他如鹿肉、羊肉、海鮮類、四神、糯米、糙米、黃豆、芝麻、紅糖…,都屬於溫熱性食物,是手腳冰冷的人應多選用的食材。
要特別提醒,容易手腳冰冷的人,一年四季都要避免吃生冷的食物、冰品或喝冷飲,即使夏天的天氣再熱,也只能淺嘗。

5.培養吃辛辣食物的習慣
辣椒、胡椒、芥末、大蒜(如蒜頭雞)、青蔥、咖哩…等辛香料,可促進血液循環,利用平常飲食時,搭配食用,例如吃炒麵、炒米粉時就加點辣椒醬;喝湯時就多加點胡椒粉;吃水餃時,配碗酸辣湯,無形中就吃進好多辛香料。

6.常吃溫補食物
如 人參茶、薑母鴨、桂圓茶、黑芝麻、甜湯圓…等,冬天吃不僅讓身子暖活,可以達到補身的功效,手腳的冰冷也能很快改善。 中藥中有許多藥物可改善及預防手腳冰冷,如人參、西洋參、黨參、當歸、丹參、黃耆、鹿茸、兔絲子、巴戟天、玉桂、肉蓯蓉、仙茅、桂枝、乾薑、花椒、胡椒、 肉豆蔻…等,不論是泡茶、熬煮、入菜,多多食用就對。

7.不要餓過頭
不要偏食、過度減肥,讓身體儲存些適量的脂肪,可幫助維持體溫。如果,預先知道今天因工作忙碌,無法按時吃 飯,可先準備些餅乾、麵包,或是人參茶等適時地補充熱量。

8.服用中藥
中醫也有固定的處方來治療手腳冰冷,如十全大補湯、八珍湯、四君子湯、四物湯、理中湯、歸耆建中湯、附子理中湯、桂枝湯、葛根湯、當歸四逆湯、腎氣丸、右歸丸…等。這些中藥通常較適合虛寒體質的人,如果妳沒有自信,應請中醫師為你處方較為妥當。

9.超強泡手腳劑
如果手腳真的發冷到不行,區區的熱水已經無法滿足,建議找個水桶,裡面裝 熱水+米酒+薑,熱水和米酒的比例是1:1,趁著看電視或休息時浸泡,很有效喔!

10.睡前喝杯熱牛奶
在冷冷的冬夜中,睡前先喝1杯熱騰騰的牛奶,有助妳暖和身子,並且幫助入眠。但要注意的是,喝的量不要過多,1杯250cc最適宜,否則半夜頻頻從暖暖被窩起來跑廁所的結果,外邊冷空氣又會讓手腳發冷、很難入眠啦!

11.中藥茶飲調理 改善手腳冰冷

調理手腳冰冷的茶飲一:
人參兩錢、當歸一錢、老薑四錢、白朮兩錢、炙甘草兩錢,以六百西西的水煮沸十分鐘,飲用後可溫中散寒,益氣活血,適合陽氣不足、體虛氣弱的年長者及文案工作者(血壓偏低者尤其有效)。

調理手腳冰冷的茶飲二:
黃耆五錢、桂枝一錢、當歸兩錢、芍藥兩錢、老薑四錢、炙甘草兩錢,以六百西西水煮沸十分鐘,可作為茶飲,能夠補氣通陽,養血除寒,溫暖四肢,適合氣血不足、四肢不溫的女性。

四、抗手腳冰冷食補經驗方:

1.人參枸杞湯
人參、枸杞各5錢,加入1500cc的水,用大火煮滾後,再用小火煮15-20分鐘,即可飲用。

2.人參核桃飲
人參兩錢、核桃四錢,加水蓋過,用大火煮開後,再用小火煮10-20分鐘,睡前溫飲,可光喝湯汁,但最好將熬煮的渣一併服用。

3.紅棗龍眼飲
紅棗、龍眼各一兩,加水1000cc熬煮即可飲用,特別適合貧血、經常容易感到頭暈的病人(因低血壓造成)。


轉載自:中西醫張成國醫師交流園地_2008年11月20日星期四

2010年12月15日 星期三

真健康「從腳開始」!立即檢視5個腳症狀

生病不必摸額頭,腳會告訴你!腳麻可能跟糖尿病、深部靜脈塞住、椎間盤凸出有關;腳抽筋可能缺鈣或磷、身體脫水、靜脈曲張…。你的身體狀況如何,腳會「說」給你聽。
2010/01 康健雜誌 134期

老化先從腳開始,我們每天「站在」腳上面走路、工作、活動……,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卻鮮少理會或觀察腳發出的警訊。

不論中醫或西醫都同意,身體是個整體,力量的傳導絕不是只有局部,一個地方有問題,長期下來將會影響其他部位。一旦離我們最遠的腳趾頭功能出了問題,因為施力點被迫改變,也會從腳、足踝、小腿、大腿牽動到腰部,甚至脊椎,久而久之,骨骼結構發生改變,肌肉與筋骨也跟著出問題。

如果你的腳經常出現各種症狀,當心,健康正在拉警報。

一、腳冰冷 
症狀:手腳常冰冷,尤其晚上,甚至冷到睡不著。

醫生怎麼說:
彰化秀傳醫院足踝外科主任朱家宏說,腳冰冷除了血液循環不好、走路或運動量太少之外,也很可能跟其他疾病有關,如糖尿病、動脈栓塞或雷諾氏症(自體免疫疾病「硬皮症」)的早期徵兆,如果經常手腳蒼白冰冷,趾甲從慘白變成藍色、紫紅色,要特別留意。

除了血液循環較差,也可能與自主神經的作用有關。

萬芳醫院復健醫學部主任陳祺賢解釋,神經系統除了運動神經、感覺神經,還有負責血管收縮擴張、感覺冷熱、會不會起雞皮疙瘩或流汗的自主神經,如果末梢神經特別容易收縮,即使溫度相同,易收縮的人手腳會特別冰冷,「女性特別容易這樣,真正的原因未明,我們猜測很可能是某些女性的自主神經比較容易活化起來。」傳統醫學則認為脾胃偏涼的人容易手腳冰冷,好發於活動度低(經常坐著)、吃素(葷食偏熱,長期不吃葷容易讓脾胃偏寒)或氣血虛弱者,這樣的人即使喝杯熱茶可暫時溫暖手腳但沒多久又涼掉了,因為是靠外來東西暫時改變血液循環,自己本身氣血循環仍差,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針傷科主任陳萍和
指出,根本之道是提高活動度、吃活血的藥或攝取可溫補脾胃的食物。

你可以這麼做

  ◎1.用40℃熱水,泡腳20分鐘
可以泡腳改善,但不要泡太熱以免燙傷,陳祺賢建議水溫不超過40℃。也不能泡太久,研究顯示20分鐘最適宜,因為我們是恆溫動物,改變體溫太久,身體會設法把溫度改回來,所以如果泡太久讓腳很熱,身體會設法製造能量把腳部的熱帶走,「反而消耗更多熱量,心臟會受不了。」

◎2.酒釀龍眼食補
至於如何溫補脾胃,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多吃酒釀,酒釀可加龍眼,可同時溫補脾與心。陳萍和有個患者去南京唸書,不習慣當地氣候,冬天時全校只有她長凍瘡,吃了酒釀龍眼,隔年冬天,手腳就不再受凍瘡所苦了。

◎3.多運動
更積極的做法,就是運動,讓氣血活絡旺盛,「少林寺的僧人吃素,但因為整天練拳,活動量大,不會一臉菜色或手腳冰冷,」陳萍和說。

二、腳抽筋

症狀:任何年齡都可能腳抽筋,尤其中老年人最常半夜腳抽筋,腳板痛,很可能缺乏鈣和磷、身體脫水、肌肉拉傷或白天坐站太久、姿勢不良,靜脈曲張,少數則跟糖尿病、巴金森氏症、貧血、低血糖、內分泌異常有關。

醫生怎麼說
朱家宏觀察,多數人最常發生小腿抽筋,腳部的抽筋則以腳趾抽筋較多,腳板抽筋較少見。

 睡覺時抽筋,痛在腳板,可能白天走路、站立的動作不適當;小腿抽筋可能因為溫度偏低或缺乏營養素(鈣離子不平衡)或白天過度疲勞導致,當然也跟穿不適當的鞋子,腳趾頭受壓迫、拉傷有關。

 當腳受到外力影響,身體感受到有危險,就會透過收縮來保護自己,「收縮過頭,就會抽筋,」萬芳醫院物理治療組組長王乾勇解釋,包括冷,也是一種刺激。

 此外,半夜腳抽筋也可能是靜脈曲張所引起。白天過度疲勞、坐或站立太久,下肢的靜脈血無法順利流回心臟,「靜脈血內有很多代謝產物,這些酸性物質讓靜脈血管內血氧度降低,變成血液循環不良,」台北榮總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賴曉亭強調,殘留過多酸性物質的靜脈血在腳部,會刺激神經,肌肉容易緊繃造成抽筋。

你可以這麼做

◎1.抽筋時別硬扳
抽筋時不要硬扳,這樣會更刺激,讓收縮更厲害,物理治療師王乾勇建議要先讓身體放鬆,將腿稍微伸直,足部略往膝蓋彎,再將腳的大拇趾往膝蓋方向輕輕扳動,讓小腿肚有被拉直的感覺。如果發作頻繁或症狀嚴重,需就診找病因。

◎2.睡覺時腳稍微墊高
為了協助下肢靜脈血順利流回心臟,減少因靜脈曲張引起的抽筋,賴曉亭建議睡覺時可把腳稍微墊高,「只要高過心臟即可。」白天工作需久坐或站的人,可穿彈性襪,除了預防也能避免小腿靜脈曲張惡化。

◎3.補充維生素B群、運動飲料、牛奶、小魚乾。
平時可補充維生素B群,運動飲料或牛奶、小魚乾。如果還抽筋,「有些人長骨刺壓迫到神經也會出現類似現象,」陳萍和主任建議這時應去看X光確認病因。

◎4.四物湯、八珍湯補肝血
如果檢查結果正常,晚上仍抽筋,「中醫認為是肝血不足,」陳萍和解釋,血虛不足以濡筋,肝主筋,肝血不足無法滋養筋就會想抽,不論男女都可吃四物湯、八珍湯來補肝血。

◎5.保暖
有時是因溫度低造成的抽筋,冬天晚上容易抽,即使夏天晚上吹電風扇也會,這時要採取保溫措施,熱水泡腳,睡前按摩腳,穿襪子睡覺,促進血液循環。

更多相關資訊
研究足部按摩26年的中華足部反射區健康法協會前理事長陳明仁觀察,經常半夜抽筋、閃到腰或落枕的人往往肝臟功能低下、循環和代謝出問題、鈣與磷不平衡,肌肉容易傷害。

 平常可用手在小腿肚由腳踝往心臟方向輕擦,可促進血液循環,減少抽筋發生。一旦抽筋了,不可以給強刺激避免肌腱拉傷,而應放鬆,小腿抽筋時,可以在抽筋處的上下位置輕輕用手揉捏,讓血液對流,促使肌肉伸展開來。

三、腳麻

症狀:翹二郎腿太久、蹲廁所太久腳會麻,起來活動一下麻木感就會消退,這是「壓迫性神經炎」,但也可能是腰椎長骨刺壓迫到坐骨神經導致腳麻。

醫生怎麼說
腳麻,經常發生,背後可能隱含複雜病症,千萬不能用「血路不通」來看待腳麻,足踝專家朱家宏在《健康人生,從腳開始—眼鏡小醫的足踝外科診療室》書中強調,腳麻大致可分成血管(包括糖尿病、動脈硬化、靜脈塞住)與神經(中樞神經與周邊神經障礙)兩方面的問題,麻的感覺也不同。

不同地方的麻,代表不同的疾病:

◎如果腳愈外圍(腳趾頭、腳盤)麻痛感愈嚴重,同時有刺痛燒灼感,可能與糖尿病有關。

◎如果腳的脹痛感多於麻木感,很可能是深部靜脈塞住。

◎如果是帶狀性的麻,從腰、大腿、小腿到腳 都麻,又合併背痛,可能是椎間盤突出,屬於中樞神經障礙的麻。

「麻,不能太久,否則不只神經組織,肌肉、血管等其他組織也會遭殃,」物理治療師王乾勇提醒。他有個病人晚上醉倒在車上,手臂被頭壓了一整晚,隔天早晨,手腫了三倍大,因為缺血過久,久了會壞死,很難回復。

你可以這麼做
經常腳麻要找出根源,是鞋子太硬太緊還是站太久;哪種姿勢最常發生腳麻,是彎腰還是後仰。症狀持續且嚴重時,儘速就醫。

更多相關資訊
如果長年腳麻,沒有糖尿病史,做過化療後才發生腳麻,雙和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葉姿辰在《康健》網站上提醒,因為某些化療藥物具神經毒性,副作用可能是神經病變如腳麻,通常會以雙腳麻來表現,建議掛神經內科或復健科;如果是單腳麻,要留意是否腰痠背痛,有可能是腰脊椎退化問題所引發,可掛骨科。

四、無法舉起腳尖

症狀:爬樓梯或跨門檻時無法舉起腳尖,易跌跤,或經常交叉腿坐(翹二郎腿)過久,引起局部急性腓神經壓迫症,導致小腿外側麻痛,腳掌舉不起來,腳尖無法朝上,這是「垂足症」(又稱叉腿型麻痺)。症狀輕微的人,走路時經常前足著地或足部拍擊地面卻不自知,很容易絆倒。

醫生怎麼說
只要是中樞神經、周邊神經或肌肉組織任何一個地方發生病變,都可能造成垂足。

垂足常見於中風或周邊神經損傷患者,原因很多,像是神經性(例如膝蓋外傷、下背痛、坐骨神經病變、脊髓損傷或運動神經元疾病)、肌肉性(如直接肌肉或肌腱傷害)與生理性(如前脛肌誘發時間異常)的病變。除了開刀治療,為了維持肌肉的彈性,還需依靠輔具,讓腳不要垂下來,萬芳醫院物理治療師王乾勇說。

你可以這麼做
為了預防局部急性的垂足症狀,避免翹二郎腿太久。如果確認診斷是垂足,通常要吃類固醇藥物、神經保護劑、肌肉鬆弛劑和維生素B群,促進神經肌肉組織功能恢復,消除麻木感;再搭配電療貼片刺激神經,並接受踝部背曲肌肉群的肌力訓練。

更多相關資訊
萬芳醫院復健醫學部主任陳祺賢補充,如果是無法踮腳跟,可能跟神經、肌肉或肌腱有關,有些人是因為受過傷;此外,如果坐骨神經痛太嚴重,會無法單腳踮起腳跟,應到醫院檢查。陳祺賢臨床上觀察到,有時病人主訴沒有力氣踮腳跟,檢查後發現是肌腱發炎,但病人卻不覺得痛,反而以無力來表現。

五、走路時腳會痛

症狀:走路時腳會痛,有些人痛在腳跟,有些則是腳底痛,有時候早晨起床或休息後一開始走最痛,甚至走一步痛一步。

醫生怎麼說
彰化秀傳醫院足踝外科主任朱家宏強調,腳跟痛和腳底痛不同,如果痛在腳跟,最常見的是足底筋膜炎。腳後跟有塊厚厚的脂肪墊,隨著年紀漸長或受力過久或體重過重,脂肪墊萎縮,走路時脂肪墊被擠壓到兩側,相對中間會變薄,腳跟著地時就會痛,愈走愈痛。

如果剛起床時腳踩地,一陣刺痛,走一走就好,這是因為「腰髖骨不在適當的位置,」北醫針傷科主任陳萍和指出,早上剛起床的瞬間,髖骨仍維持歪斜的角度,稍微走動一下、又不痛了,這是因為「髖骨鬆開了,髖骨與腰椎的距離也跟著改變,」有些人坐長途車,起來的瞬間很痛,動動身體走走路又好了,這也是髖骨的問題,陳萍和說,如果只是腳的局部問題,應該是愈走愈痛才對。

走路腳會痛還有其他原因,像是長雞眼(局部長期受到擠壓、摩擦,導致表皮增厚形成的厚繭)、疣(乳狀病毒感染引起的疼痛)或蹠痛(腳掌痛),當腳掌、腳趾姿勢不良或設計不良的鞋子使腳掌或腳趾承受的壓力不平均,造成足部某些地方壓力過大或蹠趾關節脫位,長期壓迫之下就會造成足部某部位的角質增生,最後形成硬底,朱家宏在《健康人生,從腳開始》書中詳述。

 有些老年人關節退化,「走久下肢各關節或小腿及腳底會痛,」陳祺賢認為,走路腳會痛與老化、過度使用或解剖構造異常及腰部神經受壓迫有關聯。尤其更年期女性,容易腳底痛(類似足底筋膜炎)或全身各處痠痛,陳祺賢的臨床經驗顯示,女性停經後稍微扭傷或膝蓋退化,比較容易覺得痛,但停經後有補充女性荷爾蒙又比較不痛,但因為醫界對女性荷爾蒙仍有些疑慮,是否需要補充,仍需醫師評估。

你可以這麼做:
◎1.常常張開、轉動腳趾
多做強化足底肌肉柔軟度與強度的運動,多伸展、轉動腳指,選對鞋,如果鞋子太硬,摩擦也會痛,如果不適合腳型,久了腳會變形、易痠痛。

◎2.找出自己的腳型
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是扁平足或有高足弓,經常買錯鞋。或足部已經變形了,例如有拇趾外翻還常常穿高跟鞋會加速外翻的角度,角度愈變愈大,增加摩擦,發炎紅腫,久了長雞眼,更嚴重則會擠壓到旁邊的腳趾。

「有拇趾外翻的人經常會腰痠背痛或膝蓋痛,」陳萍和說,通常足弓塌陷的人容易有拇趾外翻,因為腳長期受力不均衡,身體為了走路會代償性地改變骨頭結構,腰骨或膝蓋慢慢歪斜,從髖骨、膝蓋髕骨、膝蓋內側到小腿、腳踝,一連串的影響,「結構就會出問題。」

很多人以為扁平足就是腳平平的,錯!扁平足又分固定式(腳抬起來、放下去沒有足弓)與柔軟性的扁平足(腳不受壓力時有足弓,踩在地上時就變成平的,沒有足弓)。

陳祺賢提供簡單自我檢測的方法,腳沾水,踩在白紙上,觀察水痕。正常的水痕在腳趾與腳跟正中間的腳掌寬度應為該處腳掌真實寬度約三分之一,如果超過三分之二以上,表示足弓太低了,整個腳掌都顯現出來,則是扁平足;如果水痕面積小於三分之一表示足弓太高,則是高弓足;不論扁平足或高足弓的人因為長期施力不當,容易得足底筋膜炎。

另外,觀察舊鞋磨損程度可得知自己最常施力的位置,正常鞋跟的磨損是從外側偏後,鞋底前部應是均勻磨損;如果鞋跟磨損嚴重偏某一側,或鞋底前面大拇趾的位置很完整,第二趾的位置卻磨損嚴重,或新鞋買沒多久就嚴重變形,都可能跟走路習慣或腳變形有關。

(*更多關於「腳」的深入報導,請看康健雜誌134期。)
本文轉自網路文章

盡量少吃以下幾種東西

以下所提到的11種食物並不是一點都不能吃,只不過不要多吃,最好少吃或不吃,要掌握好一個程度。
  1.  泡泡糖:泡泡糖中的天然橡膠雖無毒,但製泡泡糖所用的一級白片膠是加了一定毒性的硫化促進劑、防老  劑等添加劑,多吃對身體不利。
  2.  鮮橙汁:橙汁中! 若! 加了糖會比汽水的熱量還要高,建設吃原水果就好。
  3.  皮 蛋:皮蛋含有一定量的鉛,常食會引起人體鉛中毒。鉛中毒時的表現為失眠、貧血、好動、智力減退等。 
  4. 味 精:每人每日攝入味精量不應超過 6克 ,攝入過多會使血液中谷氨酸的含量升高,限制了人體利用鈣和鎂,可引起短期的頭痛、心慌、噁心等症狀,對人體的生殖系統也有不良影響。
  5.  臭豆腐:臭豆腐在發酵過程中極易被微生物污染,它還含有大量的揮發性鹽基氮和硫化氫等。它還是分解蛋白質的腐敗物質,對人體有害。
  6. 葵花子:葵花子中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多吃會消耗大量的膽鹼,使體內脂肪代謝發生障礙,並使大量脂肪積聚於肝臟,會嚴重影響肝細胞的功能。
  7.  豬 肝:每公斤豬肝含膽固醇達400毫克以上,攝入膽固醇太多會導致動脈粥樣硬化,故豬肝一次不宜吃太多。
  8.  醃 菜:長期吃醃菜會引起鈉、水在體內滯留,從而增加患心臟病的機!會! 。另外,醃菜含有亞硝酸胺這種致癌物質,久吃易誘發癌症。
  9.  爆米花:爆米花中含鉛量高達10毫克/ 500克左右,對人體(特別是對兒童)的造血系統、神經和消化系統都有? `? C打開熱氣騰騰的爆米花袋子,濃濃的奶油香味總讓人垂涎欲滴。但您知道嗎?爆米花吃多了可能會得「爆米花肺」。 
  10. 魚乾片:魚片咀嚼時間過長後可浪費唾液,嚥下的大量唾液可稀釋胃液,降低消化能力。 
  11. 油 條:油條中的白礬是含鋁的無機物,如天天吃油條,鋁就很難從腎臟體內排出,體內鋁過多,從而對大腦及神經細胞產生毒害,甚至引起老年癡呆症。
本文轉自網路文章

多喝水的重要性

很多人常常等到口渴才喝水,其實這是不正確的觀念,適時補充水分是維持人體健康的重要關鍵!! 請見以下今天在yahoo新聞出現的下資訊:
===============================================
專家指出,人們常常以渴不渴來判斷是否缺水,但實際上這並不合理。因為口渴是人體水分失去平衡、細胞脫水已到一定程度時,中樞神經發出的要求補水信號。口渴才喝水,等於泥土龜裂再澆水,並不利身體健康。
此外,早上起床補充水份好處很多。不僅可補充身體代謝失去的水分、還可有效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長期保持這一習慣,還能發揮濕潤腸道、防治便秘的功效。
專家也建議在早、中、晚三餐前約一小時,喝一定量的水。因為食物消化要靠消化液來完成,這就需要足夠的水分。餐前空腹喝水,水在胃內只停留2到3分鐘就會進入小腸並被吸收進血液,約一小時就可補充到全身組織細胞。餐前喝水有增加食慾、幫助消化、促進吸收的作用。
另外,空腹時最好喝溫開水,避免刺激胃黏膜。而進餐時喝一定量的湯水,有助於食物溶解和在胃內的初步消化。
===============================================
更多關於喝水的重要性,請見 http://turngood.weebly.com
有更詳細的解說.. :)

2010年12月14日 星期二

健康小知識

【8種食物改善失眠】
1、香蕉:放鬆肌肉促進睡眠;
2、溫牛奶:有利於解除疲勞幫助入睡;
3、食醋:加入溫開水中慢慢喝;
4:全麥麵包,搭配茶和蜂蜜;
5:燕麥,安撫和恢復神經;
6、蓮子:糖水煮蓮子食用;
7、大棗:加水適量煮食;
8、小米:將小米加水煮粥食用。


【九種不良習慣使大腦變遲鈍】
1.長期飽食;   
2.輕視早餐;   
3.素食早餐;
4.甜食過量;
5.睡眠不足;
6.長期吸煙;
7.少言寡語;
8.不願動腦;
9.帶病用腦


【十大新陳代謝食物】
1. 檸檬;
2. 洋蔥;
3. 牡蠣;
4. 核桃;
5. 海藻;
6. 鮭魚;
7. 羊肉;
8. 牛奶;
9. 紅豆;
10. 香焦

2010年12月13日 星期一

[轉]正確選購及洗淨,天天食用五蔬果,健康永續不恐慌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藥物食品第265期上稿日期:2010/11/23

多吃蔬果可以維持人體健康,在每天餐桌的菜餚變化上,蔬果也豐富了飲食文化。近年來,衛生署大力推行「天天五蔬果」的健康概念,但是農民在栽種蔬果期間,為了防止蟲害的侵襲及提高產量,使用農藥以獲取更大的經濟效益,卻使得「農藥殘留」問題成了民眾「吃」的隱憂。

為此,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多年來,持續對合法准用的農藥進行研究、評估,並參考國際間對農藥建議的「每日可接受攝取量(ADI)」,研訂出蔬果農藥的「可接受的風險」,也就是「殘留農藥安全容許量標準」(網址http://www.fda.gov.tw/→法規資訊→食品、餐飲及營養類→殘留農藥安全容許量標準)作為行政管理上的管制點。換句話說,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核定的合法農藥只要以正確、合法的方法,適時適量地噴灑使用,並在規定的期間後採收,蔬果即使檢驗出農藥殘留,其殘留量也應在「殘留農藥安全容許量標準」範圍內。更何況在評估建議每日可接受攝取量時,均已考量充足的安全係數,只要吃進人體內的總攝入量不超過標準,就不致發生健康危害。

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與各縣市衛生局共同分工合作,自99年1月起至8月份,在傳統市場、超市與包裝場等場所,共抽驗農產品1,433件進行殘留農藥檢驗,結果有145件與規定不符(不合格率10.1%)。對於不符合者已追蹤其源頭,並依食品衛生管理法查處辦理。

凡事都有一定的風險存在,無法達到「零風險」的理想,那麼如何有效地避免或降低風險才是當務之急。因此,消費者自身可以採取一些防範措施,來降低風險:選購蔬果時,不宜選購外表太過鮮豔光滑者;或盡量選擇具有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認證標章或良好信譽商家的產品。

民眾在食用或烹煮蔬果前,要以流動清水反覆沖洗,以去除可能的殘餘農藥。常見的葉菜類蔬果,如小白菜、青江菜、茼蒿、油菜等,應於沖水後先切除近根部處,再將一片片葉片剝開沖洗;包葉菜類,高麗菜、甘藍、包心白菜等,農藥大都會因施藥與生長方式殘留在外圍葉片,所以應先去除外葉,再拆成單片以清水沖洗;瓜菜類如小黃瓜、青椒、苦瓜如需連皮食用,先以軟毛刷洗後再以水沖洗。

至於根菜類的蘿蔔、馬鈴薯等,可以清水沖洗後再去皮;豌豆、四季豆、菜豆、小黃瓜、芥藍菜等屬連續性採收農作物,農藥殘留的可能性較高,須增加清洗次數及時間。要剝皮的水果,如枇杷、柳丁、荔枝、椪柑、香蕉、鳳梨、柑桔、西瓜、芭樂、奇異果等,在去皮前要以大量清水沖洗,以免農藥污染到果肉。

~~正確選購及洗淨,天天食用五蔬果,健康永續不恐慌~~

2010年12月12日 星期日

工作量大卻不過勞的方法[轉]

《威力午睡》越來越多醫學報告證實,工作日下午抽空睡20-30分鐘,有助於提升工作效率、降低錯誤以及減少人際衝突。這種短而有效的充電方法。

《學習新嗜好》抽 空報名學習一種新語言、球類運動或是樂器,給你不隨意加班的正當理由,又可以認識新朋友, 靈活你的大腦與創意,提供更多與客戶聊天的話題。你將發現同樣的錢拿去繳學費, 比買名牌衣服的投資報酬率高出許多。

《不把電腦帶回家》下班後不只是你的筆記型電腦,最好連PDA、黑苺機全部都留在公司。這樣做會強迫自己工作時更有效率,下班時心情更輕鬆,更可省下家裡的電費。

 《工作與家庭清單》許多人或許已經養成隨時寫下需要完成的工作清單,但是卻很少人寫下為家人的需求清單。記住! 工作的主要目的之一不就是讓家人幸福嗎?

 《長假不如短休》上班族與其引頸期盼一年一度的出國旅遊,不如妥善安排每天上班時的短休。 在桌上放個計時器或網路下載提醒軟體,每隔50分鐘就讓自己從位置上起身,不管是喝口水、伸展筋骨、深呼吸、上洗手間,都能讓你疲勞的肌肉以及腦袋得到適時的休息。

 《勤練放鬆技巧》讓自己表情輕鬆,腦袋清楚。
許多人或許會說:「放鬆?這有什麼困難。」 但是卻看見太多病人深受頭痛、失眠、焦慮、憂鬱等症狀所苦。心理諮商師邱永林指出偏偏這些都是身心長期無法有效放鬆的後遺症!除了上面提到的行為技巧, 想要放鬆最首要還是心態和價值觀必須作調整!

人類的身體跟心智就像一組彈簧,既不能永遠緊繃, 也不能永遠放鬆,否則就會失去最佳狀態!有智慧的人會在緊張的工作中,發現值得輕鬆面對的趣味;也會在放鬆的生活時刻中,領悟到嚴肅的生命意義。

避免酸性體質[轉]

救救自己,晚餐別太晚吃,酸性體質是慢性疾病的開始。 
(晚餐別太晚吃)晚上8:00再吃晚餐就算"宵夜"了!你是不是也常忙到8:00才吃飯呢?

根據統計國內70%的人具有酸性體質。 酸性體質有一個很大的特徵,吃越好得慢性疾病的機率就會很高。因為體質變酸,酵素作用會受到阻礙,內分泌失調, 荷爾蒙也會受阻礙。酸性體質的朋友,一味地吃大魚大肉所謂有營養的食物,事實上是雪上加霜,只會讓身體越來越糟,要找出問題的根源去改變你的體質,才是根本解決之道。

《熬夜會使體質變酸》
晚上1:00以後不睡覺,人體的代謝作用由內分泌燃燒,用內分泌燃燒產生的毒素會很多,會使體質變酸, 通常熬夜的人得慢性疾病的機率比抽煙或喝酒的人都來得高。

所以每天儘量在12:00以前睡覺,不要常熬夜,若非要熬夜,一星期以一次為限!熬夜時不要吃肉,盡量吃碳水化合物,這樣隔天才不至於很累,可把傷害減至最低。

《吃宵夜的人,體質容易變酸》
時常交際應酬的生意人,通常壽命較短,易患糖尿病、高血壓。凡是晚上8:00再進食就稱做宵夜。吃宵夜隔天會疲倦,爬不起床,肝也會受損,因為睡覺時,人體各器官活動力低,處於休息狀態,因此食物?在腸子裡會變酸、發酵、 產生毒素傷害身體。

《 早起的人身體好》
人體在凌晨4:30,體溫達到最低點,血液循環最快, 因此古時候練功的人在4:30以前就起床。如果睡太晚,血液循環變慢,氧氣也跟著減少,變成缺氧性燃燒,會使體質變酸。

《不吃早餐的人,體質會變酸》
一天三餐中,早餐佔了70分,午餐0分,晚餐30分。 可見早餐最重要,但台灣人普遍不吃早餐,更糟的是養成吃宵夜的習慣,這是非常不正確的飲食習慣。所以從現在起要更重視早餐,學習如何吃早餐。 早餐一定要豐富而且要選擇耐燃燒 4-5小時的食物,才足夠你一天的消耗量。

《精緻食物加速胃腸老化》
少運動且整天坐在辦公室的上班族最容易犯這種錯誤,因為吃的少,刻意選擇很精緻的食物而少吃粗糙的食物, 這種人的腸子老化的特別快,肝功能差,大便是黑色的而且會常便秘。因為精緻食物缺乏纖維素,會導致腸子功能變差,甚至萎縮,所的食物變成了毒素,使你體質變酸,慢性病也開始。養生之道就在日常生活裡吃出健康,也能吃出自信。

《身體的除濕》
身體的除濕小小柔軟操非常 除濕喔 !!在秋冬季節變換時,由於外在的溫差、溼度,以致於飲食生活習慣的不規律,使得體內潮濕、氣血循環變弱、黏膜組織滋潤物不足,致使免疫力下降, 很容易引發呼吸系統的病變,如咳嗽、鼻子過敏、打噴嚏、流鼻血不止、鼻塞、頭昏腦脹等毛病。!

解決之道:
 1. 早睡早起,晨起睡前做柔軟 體操或簡易動功五到十分鐘,不僅可以鍛鍊出強健的筋骨,亦可清除體內的濕氣、寒氣或溼熱。絕對不要熬夜晚睡,那可是會將你的免疫力降低高達百分之三十的。
 2.咳嗽時,我們可以握拳, 以拳頭的上方敲打胸部的左上角及右上角;此乃肺部的頂端,輕輕拍打此處六十下,敲打中喉嚨會癢癢的然後產生咳嗽,這是讓髒東西出來。記得左右兩邊都要敲,可每日多敲幾遍。尤其騎車或上下班時間回到屋內,更應馬上敲打, 以清理肺中污染的空氣。
 3. 鼻過敏時,雙手同時按摩後腦袋五分鐘, 喝熱杏仁茶或大步快走半小時,或洗澡時以較熱熱水沖後頸部數分鐘。
4. 有一位治癌專家說:「避免癌症的最佳方法, 就是一年到頭都喝溫開水。」我們的身體必須消耗極大的能量,才能將喝下的冰飲料溫暖至正常體溫(攝氏三十六度半),如此一來整體的免疫力自然遽降了。所以如果你常喝冰飲料,建議你,將飲料退冰半小時或改喝常溫白開水。

要好好照顧自己ㄉ身體唷 ~^o^~